四川内江市政协建言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优良,通过快速育肥,养殖一年左右就可以出栏。”近日,四川省内江市政协组织相关界别委员走进该市东兴区勇巍养殖家庭农场开展“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调研协商,养殖户杨信军一边忙着给牛添饲料、打扫牛舍,一边向政协委员们介绍情况。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西门塔尔牛,委员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内江将做大做强肉牛羊产业,作为推动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压茬推进。2022年,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作出了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的部署,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市出栏肉牛10万头、肉羊150万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0亿元。

  针对目前内江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委员们深入资中县新桥镇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威远县黑山羊农牧循环产业园、内江东兴区朵二哥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仔细地了解肉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协商会上,委员们围绕肉牛羊价格持续低迷影响补栏积极性、犊牛繁育成本高竞争力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积极献计支招。

  “发展肉牛羊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潘容委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她建议,可将牛粪干湿分离后堆肥发酵,用来生产有机肥,种植牧草、花果苗木等经济作物,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提到绿色发展,魏琴委员直言,“本地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率仍然较低。”为此,她建议,持续培育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化草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加大农作物秸秆收集利用的宜机化改造,大力推广青贮饲料机械设备和技术,鼓励村集体参与秸秆收储,加强种植大户、村集体、养殖大户产收销对接,提高收集利用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

  “食品好不好卖,畅不畅销,关键在口感与品质。”徐鑫委员呼吁,加强肉牛养繁育体系建设。通过推广良种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育种技术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养殖效益,切实增强肉牛羊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内江肉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军宇委员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的黑山羊屠宰厂,鼓励开展肉牛羊精深加工,全方面提升肉牛羊相关这类的产品商品化解决能力”等建议,也引起了参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重视。

  “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聚焦‘天府粮仓’内江发展区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村面貌改善、特色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课题积极履职,为加快建设丘区农业强市凝聚智慧和力量。”市政协主席康俊表示。(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桑军朝 邬丹)

相关阅读